欢迎来到中国航空航天化工网 ! 

[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 - 8273 1800

当前位置:航化首页 > 航化资讯 > 行业资讯 > 基于快速研发体系的美制新型导弹,首批将交付乌克兰

基于快速研发体系的美制新型导弹,首批将交付乌克兰

来源:看航空发表时间:2025-09-18 14:03:37浏览量:84

根据“飞行国际”等网站的报道,近期美国国务院批准向乌克兰出售3350枚“增程攻击弹药”(ERAM),即低成本空射巡航导弹。按计划,美国将在今年10月份交付第一批以实战测试为主要目的该型导弹,数量大约10枚。接下来的量产型交付将在2026年10月前后完成,预计交付840枚。

基于快速研发体系的美制新型导弹,首批将交付乌克兰

RAACM导弹

ERAM项目包含两种不同的型号方案,这两种型号方案由美国空军军备司令部与两家新兴企业分别签订合同,委托其进行研发制造。这两家公司分别是弗吉尼亚州的协同追求公司(CoAspire),以及加利福尼亚州的五区科技公司(Zone 5 Technologies)。在进入生产阶段前,两型导弹的原型已经在武器试验场中与美国早前获得的俄制米格战机进行了整合测试。

基于快速研发体系的美制新型导弹,首批将交付乌克兰

“生锈匕首”导弹

协同追求公司受委托生产的弹药被称为“快速适应型廉价巡航导弹”(RAACM),发射重量大约250千克,携带侵彻和破片杀伤复合设计的多功能战斗部,可根据作战任务选配多种引信,飞行速度大约在200米/秒左右。第五科技公司受委托生产的弹药则被命名为“生锈匕首”,目前没有公开的详细信息。根据外界报道,“生锈匕首”的性能指标与作战能力应该与“快速适应型廉价巡航导弹”大致相当。

此次美国计划出售给乌克兰的ERAM在设计倾向上与“战斧”等传统巡航导弹不同,它是一种强调数量优势、可大批量生产消耗的武器。其战术意图不仅是对于已部署防空系统的敌方目标发起饱和攻击,同时还要通过不对称的成本交换优势,在持续性的战争中将对方拖入经济和工业产能的耗竭状态。

乌克兰与美国签订的这笔订单价值为8.5亿美元,资金主要由欧洲国家提供。合同对弹药的使用做出了限制,要求乌克兰再将其投入“某些用途”的作战任务时必须获得美国国防部的批准。

这一方面意味着,乌克兰并不能使用该导弹随意攻击俄罗斯境内的一些政治敏感目标;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对于一些高价值的、时间敏感的目标,该导弹将因为非技术因素而失去实际打击能力。

基于快速研发体系的美制新型导弹,首批将交付乌克兰

带有新型挂架的乌克兰米格-29。该机目前已适配多种西方精确制导武器。

按照订单要求,提供给乌克兰的这批ERAM必须与北约标准炸弹挂架兼容,能够通用武器接口或联合驾驶舱系统实现与飞机平台的集成。ERAM导弹现阶段的适配对象为乌克兰F-16和米格-29战斗机。在适配范围的扩展上,苏式战机通常需要更为复杂的改动和较高的成本,而且乌克兰持有的苏式战机数量将会不可逆的持续减少,这将成为影响ERAM适配的关键因素之一。

根据一些西方智库今年9月初的统计数据,目前乌克兰能用于作战的苏式飞机,按数量递减排序分别是米格-29、苏-27、苏-25和苏-24,最多的米格-29有四十多架,最少的苏-24数量约为13架。受经济和人力的限制、战场局势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后三种机型,尤其是苏-24和苏-25是否会适配ERAM,目前还不得而知。

不过,由于美国历来重视弹药的通用化,未来ERAM导弹大概率会适配美国主力战机,并且同时可以自用和出口。而其他泛北约体系国家所生产、制造的军机,包括在市场推销中强调“提供全套高性价比战斗力方案”的韩国F/A-50,也很有可能会适配该弹药。

基于快速研发体系的美制新型导弹,首批将交付乌克兰

俄乌冲突几乎重铸了“海玛斯”火箭炮的市场地位。

根据公开报道,ERAM目前已获得4个客户,除美国和乌克兰外,还有两个未公开的境外客户。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只要ERAM获得较好的实际战场表现,未来的市场潜力相当大。因为近几年来,在俄乌战场上表现出良好作战能力和较高效费比的武器都获得了不少新客户的关注和订单。

此外,ERAM项目的另一个特殊之处是,相较于以往美国传统航空武器系统开发的长周期高成本流程,ERAM流程更短,而且成本控制较好。截至目前,该项目总共花费了2.25亿美元,如果今年10月首批实验性产品小批次交付成功,那么从2024年8月首次招标开始,该项目耗时仅14个月。

这是美国空军生命周期管理中心武器装备局下属的武器能力工作组的工作成果。而在深层次动机上,这是美军面向未来战争环境需求,对内进行试验性质的装备研发采购改革的探索性产物。ERAM不是一个孤立的项目,而是一系列武器快速采购开发生产计划中的一环,比如它相当大程度建立在“ETV计划”(企业测试载具,Enterprise Test Vehicle)的基础上。

ETV计划是美空军武器局与国防创新部门(DIU)合作发起的“快速原型+模块化、易量产化飞行器”计划,目标是在极短时间内把商用或军民双用的部件组合成可飞行的低成本空射/无人平台原型,为后续廉价大量生产的打击/感知载具(如ERAM)提供设计样板和子系统以供验证。

因此,ETV其在管理层面上的主要创新和示范环节,是打通了“非传统供应商+数字工程+模块化设计+短周期交付”的路线。

其中,非传统供应商主要包括软件、电子、无人机行业等领域的新公司。这一方面能够避免传统巨头企业身上不同程度存在的“大企业病”导致的效率和成本控制缺陷,同时也能够强化市场竞争,鼓励创新并激发技术活力。

基于快速研发体系的美制新型导弹,首批将交付乌克兰

数字孪生的效果仍极大程度上取决于传统能力的积累。

数字工程的要点则以“数字孪生”等技术为典型案例,主要是在已获得充分验证的可靠仿真能力范围内,将包括从总体布局设计直到部件模拟装配在内的尽可能多内容,以数字化模型的形式实现。对其中少数的、目前仿真能力不足的环节,则依然保留传统的物理制造测试和设计反馈修正模式。这可以减少设计试飞阶段所需要的时间、成本、工作量。

模块化的要点,则是通过结构的模块化和弹载系统的架构开放,实现子系统的独立升级和替换,并在不同的型号之间实现更高的通用性,并能更为轻易的整合来自通用货架商品的低成本设备。同时在产能规划上,它能更灵活地将不同的部件、设备,分配给不同地区甚至国家的分包产商,实现对分布式大规模生产的支持,在成本控制和供货产能上达到最优解。

基于快速研发体系的美制新型导弹,首批将交付乌克兰

3D打印部件示意图。

短周期交付涉及的工作要点则更多,包括对总体性能的取舍,比如根据边际效应曲线的转折点,最小程度牺牲部分性能指标和可靠性耐久性的同时,换取材料成本、工艺成本耗时的显著下降;也包括启用新的技术和管理流程以缩短耗时,比如用3D打印等技术,有效缩短复杂形状部件,尤其是原型件的制造周期。最终,这些工作都使项目在更短时间周期内,完成原型机快速制造、多任务同步验证、设计快速修改迭代等工作,最终在整体上缩短交付周期。

可以说,在美军装备体系内,ERAM的性能指标并不算突出,但其从项目提出到交付,所基于的革新性的管理和制造体系更值得重视。不过,美军内部这一管理和制造体系也有其局限性,更适用于导弹、巡飞弹和中小型无人机等装备,对于大型装备来说并不一定适用。

分享
微信分享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分享
收藏

关键词: 美国空军军备司令部 导弹 ERAM

免责声明:航化网出于分享有价值信息和促进知识传播的目的转载此文章。我们对文章内容和观点保持中立,不代表赞同其立场。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已尽可能注明来源和作者。若您认为您的权益受到侵犯,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