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航空航天化工网 ! 

[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 - 8273 1800

当前位置:航化首页 > 航化资讯 > 行业资讯 > 我国科研人员研发出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

我国科研人员研发出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

来源:中国化工报发表时间:2025-09-22 09:50:08浏览量:595

“电池家族”又添新成员。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萍、曹湖军与副研究员张炜进团队开发出新型核壳结构氢负离子电解质,并构建出全球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实现了氢负离子电池从原理概念到实验验证的跨越。

我国科研人员研发出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

氢被认为是未来清洁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以氢正离子(质子)、氢负离子和氢原子三种形式存在。其中,氢负离子电子密度高,易极化、反应性强,是一种独特且具有巨大潜力的能量载体。氢负离子电池与目前广泛使用的锂离子电池类似,氢负离子电池利用离子的移动来存储和释放能量。不同的是,这类电池的内部的“搬运工”不再是锂离子,而是氢负离子。

我国科研人员研发出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

然而,由于缺乏能同时满足高离子电导率、低电子电导率、优良热稳定性和电化学稳定性,以及与电极材料良好兼容性的电解质材料,迄今为止,氢负离子电池尚处于原理概念阶段。

我国科研人员研发出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

2018年,该团队启动氢负离子传导研究,并于2023年提出了“晶格畸变抑制电子电导”策略,研制出室温超快氢负离子导体。在此基础上,团队以低电子传导且高稳定性的氢化钡)薄层包覆稳定性较差的三氢化铈,形成了新型核壳结构复合氢化物,在室温下即可展现快速的氢负离子传导特性,兼具优异的热稳定性与电化学稳定性,是一种理想的电解质材料。

我国科研人员研发出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

氢负离子原型电池示意图

研究团队基于上述新型氢负离子电解质材料,利用经典的储氢材料氢化铝钠作正极,贫氢的二氢化铈作负极,组装出氢负离子原型电池。

实验数据显示,该电池正极首次放电容量高达984mAh/g,且经过20次充放电循环后,仍能保持40mAh/g的容量。团队进一步搭建了叠层电池,把电压提升到1.9伏,并点亮了黄色LED灯,证明了氢负离子电池为电子设备供电的可行性。

我国科研人员研发出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

据悉,氢负离子电池代表了一种全新的储能技术路径,有望在清洁能源存储与转换领域开辟更多应用场景。

分享
微信分享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分享
收藏

关键词: 氢负离子原型电池

免责声明:航化网出于分享有价值信息和促进知识传播的目的转载此文章。我们对文章内容和观点保持中立,不代表赞同其立场。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已尽可能注明来源和作者。若您认为您的权益受到侵犯,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