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反倾销税叠加内需疲软 丁腈橡胶产业如何破局?
来源:中国化工报发表时间:2025-10-23 18:07:37浏览量:108
国庆前夕,印度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丁腈橡胶征收为期5年的反倾销税。对于我国丁腈橡胶产业来说,发展的道路有不少挑战,只有加大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方能破茧成蝶,步入可持续健康发展轨道。
市场现状不温不火
今年以来,丁腈橡胶市场运行不尽如人意,这一点可以从三季度的市场走势得到印证,市场呈现出典型的“上有顶、下有底”的横盘震荡格局。以上海市场主流牌号为例,整个季度价格波动幅度被牢牢限制在300元(吨价,下同)的狭窄区间内,市场缺乏明确方向。
金联创分析师张静芳表示,这种僵局背后,是多空力量的激烈博弈。支撑面主要来自供给端的主动收缩。三季度,国内主要生产商如兰州石化和宁波顺泽相继安排了产线检修,导致当季国内丁腈橡胶产量环比大幅减少约17.7%。供应的阶段性收紧,为市场价格构筑了坚实底部。
然而,市场面临的压力同样不容小觑。需求端经历了“淡季更淡,旺季不旺”的尴尬。7至8月,受高温天气和成品库存积压影响,下游胶管、密封件等企业开工率长期在五六成的低位徘徊。进入传统“金九”旺季,市场复苏力度远不及预期,未能对行情形成有效拉动。更关键的是,成本支撑出现塌陷,丁腈橡胶主要原料丁二烯价格在整个季度表现低迷,单吨价格持续在万元以下震荡,波动幅度显著收窄。原料端的弱势,使得丁腈橡胶失去了重要的价格上涨驱动因素。
市场人士认为,国内市场基本面恐将进一步转弱。四季度国内产量将环比增长约20%,而下游需求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增速可能仅为7%左右。供增需缓的格局已然明朗,叠加原料丁二烯下行预期,国内丁腈橡胶价格面临较大震荡下行压力。
印度反倾销税来袭
在国内市场承压的背景下,印度反倾销终裁的落地对我国丁腈橡胶产业显得尤为严峻。数据显示,近年来印度一直是中国丁腈橡胶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在今年前8个月,出口至印度的产品占中国总出口量的38.5%,这背后是印度本土仅有一套2万吨/年装置,严重依赖进口的现实。
兰州石化销售人员介绍,印度此次对我国产品统一征收291美元的反倾销税,导致我国丁腈橡胶销售半径小、成本低等优势不再,从而直接削弱我国产品的价格竞争力,相较于欧盟、韩国和俄罗斯的某些主要生产商获得了零税率,我国产品面临的贸易壁垒最为严苛。这将导致部分订单流向享受零关税的竞争对手,对印出口量出现阶段性缩减已成定局。
出口受阻的连锁反应将向内传导。为寻求出路,部分原本用于出口的货源将被迫转向国内市场,加剧国内本就激烈的同质化竞争。许多企业产品在性能、质量上差异不大,价格战风险升级,进一步压缩行业整体利润空间。
同时,中美互征船舶港口费的举措也对丁腈橡胶进出口企业造成影响。运输成本的增加、市场供需格局的改变都会冲击企业利润。进口企业可能因采购成本上升而压缩利润空间;出口企业可能因出口价格上涨削弱产品竞争力,进而影响销售业绩和利润水平。
突破低端发展困境
近年来,我国丁腈橡胶行业产业链日益完善,产品品质也逐渐稳定,但当前行业的核心痛点在于中低端产品过多,高性能产品仍依赖进口。9月末,七部门印发的《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已明确提出,支持氢化丁腈橡胶、羧基丁腈橡胶等特种橡胶领域的关键产品攻关。
吉林道特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迟宝淳表示,企业应积极响应政策引导,利用“揭榜挂帅”等机制加大研发投入,重点突破高附加值、高技术壁垒产品的生产技术。通过提升产品性能和应用水平,从销售基础材料向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转型,才能摆脱低水平价格战的桎梏。
此外,企业要加速开拓新市场。一方面,可深耕东南亚、中东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借助地缘优势和RCEP等政策红利拓展市场;另一方面,应积极争取欧洲、美洲等地客户,逐步提升品牌形象和技术标准。这样通过构建分散、均衡的全球市场网络,增强产业抗风险能力。
业内人士认为,企业当务之急需通过精细化管理降本增效,消化部分外部政策带来的不利影响。长期看,有条件的企业可评估“走出去”的可行性,考虑在目标市场或贸易伙伴国通过投资建厂、技术合作等方式进行本地化生产,绕过贸易壁垒,从“产品输出”跃升到“产能输出”。
关键词: 丁腈橡胶
免责声明:航化网出于分享有价值信息和促进知识传播的目的转载此文章。我们对文章内容和观点保持中立,不代表赞同其立场。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已尽可能注明来源和作者。若您认为您的权益受到侵犯,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