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航空航天化工网 !
客服电话:010 - 8273 1800
航化网手机端
微信小程序
当前位置:航化首页 > 航化资讯 > 嫦娥六号
嫦娥六号在长征五号火箭的“护送”下,从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启程奔月。任务是去月球背面的艾特肯盆地里挖土,再把样本送回地球。2024年6月4日,成功地从月球背面带回了1935.3克月壤样品。
7月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系列研究成果,四项重磅研究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这些成果分别揭示了月背岩浆活动、月球古磁场、月幔水含量、月幔演化特征,首次让人们得以了解月球背面的演化历史,为破解月球“二分性”之谜提供了关键证据,更刷新了人类对太阳系天体演化的认知框架。
2月28日,由国家航天局组织,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离子探针中心牵头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发布嫦娥六号月球背面样品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新闻宣传办公室正式对外发布2024年度国防科技工业十大新闻。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2024年度国内十大科技新闻、2024年度国际十大科技新闻。祝贺嫦娥六号名列两大榜单!
12月20日,中国科学院科研人员利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分析发现月球磁场强度可能在28亿年前发生了反弹,不同于先前认为的月球磁场在约31亿年前急剧下降且一直处于低能量状态。这不仅是人类得到的首个月背古磁场信息,还为认识月球磁场演化过程提供了关键锚点。相关成果刊登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
12月18日,中国工程院发布《全球工程前沿2024》报告和2024全球十大工程成就。
航展会场上空,空军“八一”、“红鹰”飞行表演队相继炫舞蓝天,以独特的方式庆祝人民空军75岁生日。
10月14日至18日,第75届国际宇航大会在意大利米兰召开,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的月壤样品在大会亮相,首次向全球展出。
9月17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春来、中国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胡浩、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杨孟飞领导的联合研究团队在《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SR)上发表嫦娥六号返回样品的首篇研究论文,阐述了返回样品的物理、矿物和地球化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