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航空航天化工网 ! 

[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 - 8273 1800

当前位置:航化首页 > 航化资讯 > 最新文章 > 国产大飞机C919累计获30余家客户1000余架订单

国产大飞机C919累计获30余家客户1000余架订单

来源:解放日报发表时间:2024-05-22 10:38:36浏览量:2950


马显超简介:现任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C919项目团队总经理、C919基本型总设计师,曾参与ARJ21支线飞机、C919大型客机研制攻关,为两款飞机的取证、交付、运营作出积极贡献,获“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4月底,中国国航和中国南航分别向中国商飞下了百架国产大飞机C919的大订单。截至目前,C919累计获得30余家客户1000余架订单。

1716342056188056003.jpg

C919资料图 图源: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官网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商飞时提出,制造大飞机承载着几代中国人的航空梦,要一以贯之、锲而不舍抓下去,用前进的目标激励自己,用比较的差距鞭策自己,力争早日让我们自主研制的大型客机在蓝天上自由翱翔。如何在民用航空领域实现自主创新?如何让国产大飞机自由翱翔?解放日报记者专访了马显超。


总书记的话给了我们鼓舞和勇气


记者:10年前总书记到中国商飞视察,什么话最触动你?


马显超:那天现场气氛非常热烈,楼上楼下都是人。当时ARJ21在取证攻坚,C919还没试飞。我们的研制队伍非常年轻,面对的却是世界级挑战,外界一直怀疑我们能否干成。总书记的话给了我们莫大的鼓舞和勇气。


记者:你和C919是怎么结缘的?


马显超:2008年,中国商飞成立时,我所在的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被整合了进来。起初我主要从事ARJ21飞机的研制,后来公司面向所有型号组建了国内第一个驾驶舱设计研究部,我作为部门的负责人,参加了C919驾驶舱设计工作。当时的飞机设计手册还没有系统性研究和阐述民用现代大飞机驾驶舱的内容,我们打破原有的理念框框,建立了符合现代民机研制规律的驾驶舱专业体系和研制程序。这一模式还获得了中国民航局的认可。


用6年走过艰难取证路


记者:适航取证的试飞科目被称为民航飞行的“边界”,这是怎样的极限挑战?


马显超:试飞是适航验证的重要方式之一,目的是把一款新飞机的风险摸遍、摸透,确定飞机在特殊条件或状态下的性能极限,划定安全飞行的边界“红线”。例如失速、最小离地速度等高风险科目试飞,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这种试飞验证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蹈”。


记者:C919从首次试飞到首次商业飞行,为何经过了6年?


马显超:一款新机型在投入市场运营前,要经过严格的适航审查,获得政府有关职能部门颁发的“型号合格证”。中国商飞公司作为型号合格证申请者,必须按照国家颁布的适航规章研制C919,并通过试验室试验、地面试验、飞行试验等多种符合性验证方式,表明飞机型号设计符合民用航空规章要求。


C919先后投入6架试飞机、1架静力试验机和1架疲劳试验机,开展了大量地面试验和试飞工作,用6年时间走过艰难取证路,充分验证了飞机的安全性。


C919产能将不断提升


记者:C919有哪些技术创新?


马显超:我们设计了应用主动控制技术、带包线保护功能的飞行控制律,飞机更加安全平稳,飞行员操纵负担更小;我们开展了总体集成和气动技术上的创新设计,实现了更低气动阻力和每公里油耗;在机载系统方面应用模块化、分布式、高速网络等技术开展系统深度集成,功能更丰富、运行更高效;客舱的舒适性设计也很有特点,噪声更低,空间更宽敞,特别是加宽了夹在中间的座椅,减少局促感。


记者:衡量一架飞机的知识产权,最重要的标准是什么?


马显超:一架飞机的总体集成、气动设计、机体设计、系统集成和适航取证,由谁做,谁就是主制造商,谁就拥有飞机的知识产权;另外,一般来说,飞机的型号合格证发给谁,就意味着谁拥有飞机的知识产权。C919飞机是我国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短程窄体客机。


记者:如何提升C919的后续产能?大飞机对于新质生产力有何带动?


马显超:我们在加大产能建设,也在利用柔性制造、人工智能和工业机器人等提升生产效率,后续飞机产能将不断提升。


大飞机本身就是新质生产力的具体体现,其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高性能的要求,促进了配套的系统、零部件和材料向高水平、高质量发展,提升带动的不仅仅是产品竞争力,还有企业的研发体系和创新能力,而这些产品提升和创新能力提升形成的新质生产力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记者手记


自主创新


中国商飞公司设计研发中心园区有一条“翱翔大道”,为让中国的大飞机早日翱翔蓝天,许多人憋足了劲。


大型客机研发和生产制造能力是一个国家航空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重要标志。把大飞机搞上去,自主创新是唯一出路。


去年5月,C919首次商业飞行,完成了从“产品”到“商品”的进阶。喷涂着“全球首架”字样的“中国印”,成为“中国商飞人”心底深处最珍贵的记忆。身处现场的马显超,心情很不一样,“当时真切意识到,干了这么多年,我们终于做成一件大事”。


有了我们自己的大飞机,中国商用飞机产业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未来任重而道远。






分享
微信分享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分享
收藏

关键词: 航天 C919

免责声明:航化网出于分享有价值信息和促进知识传播的目的转载此文章。我们对文章内容和观点保持中立,不代表赞同其立场。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已尽可能注明来源和作者。若您认为您的权益受到侵犯,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