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航空航天化工网 ! 

[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 - 8273 1800

当前位置:航化首页 > 航化资讯 > 商家观点 > DeepSeek大火,人工智能能否为载人航天带来更多惊喜?

DeepSeek大火,人工智能能否为载人航天带来更多惊喜?

来源:中国航天科普发表时间:2025-02-18 09:27:02浏览量:248

近期,我国深度求索(DeepSeek)公司推出的人工智能产品在全世界引发了巨大关注,很可能深刻地改变人工智能的业界生态,加速技术迭代进步。而人工智能在航天领域应用同样日益广泛,预计载人航天事业将在多方面受益。

未来,载人航天事业将在近地轨道、地月空间乃至更遥远的深空环境中全面发力,这其中人工智能有望起到怎样的作用?简单地说,人工智能将驱动无人装备,在一些场合将人类完全“解放”出来,同时在另一些场合配合人类更加安全、高效地完成复杂工作。

需要明确的是,在航天任务中,目前最强大的人工智能也不可能支持无人装备完全取代人类工作。某些观点提出,“人工智能飞速进步使航天员不必飞天”,这显然过于乐观了。

DeepSeek大火,人工智能能否为载人航天带来更多惊喜?


智慧飞行器“小航”协助中国航天员工作

因为人工智能在太空探索任务中的核心职责并非写文章、聊天、画图,也不是生成代码、写论文,而是在极其恶劣的情况下控制机器设备正常运行,属于人工智能在工业控制领域的一种极限应用。

这意味着,对于航天人工智能的第一要求不是智能化、创造性水平极高,而是工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在太空探索中,不可预知的情况时有发生,迫切需要人类运用聪明才智判断形势、确定方案、采取行动。在当前的技术水平下,人工智能只能在人类给定的知识范围内执行各种深度不一的“加工”任务,而应对紧急意外事件时未必管用。除非航天员或地面操作者因特殊情况难以胜任岗位,否则,不能奢望人工智能“接班”。

另外,高水平人工智能产品的背后是强大的云存储、云计算和高速通信网络支持,必要时还需要硬件指标相当高的超级计算机运行服务器。相比之下,航天器应用的宇航级芯片为了确保抗辐射加固性能,需要设置一定的隔离层,加上宇航级芯片的线距往往比地球上设备使用的芯片更大,以防空间粒子干扰,所以在航天器上部署高水平人工智能很可能需要付出更大的体积、质量和散热功耗代价,进而造成火箭运力性能、航天器结构设计和材料等陷入恶性循环。也就是说,航天人工智能水平提升需要基础技术实实在在的进步,还要克服太空环境的各种特殊挑战,不能轻易地“科幻畅想”。

即便如此,人工智能对于载人航天任务降本增效照样可以发挥显著作用。

在航天员选拔训练环节,除了按部就班地开展基础训练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根据未来任务的特征和典型场景,有助于预测航天员可能面临的生理挑战和危急情况,协助生成自适应训练方案,更加高效地完成培训工作。

在航天员和各种航天器飞天的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显著提升控制系统的性能,协助实时优化火箭飞行轨迹,提高运载效率,使火箭和载人航天器拥有“智慧大脑”和“随行医生”,降低故障率,甚至具备一定的“诊断自愈”能力。

在太空实验室或空间站任务中,人工智能无法完全替代航天员执行复杂任务,但可以在多方面减轻航天员的工作负担。

一方面,机械臂、舱外实验平台等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升级后,操作精度明显改善,设备维护、组装方案流程简化,可以帮助航天员更轻松地完成一些安装、修理或维护作业。

另一方面,多国航天飘浮机器人相继入驻空间站,兼任“业务顾问”“保健医生”“通信助手”等。毕竟空间站的基本设施、有效载荷及具体科研实验项目内容纷繁复杂,最老练的航天员也不可能把所有知识牢牢记住。这些飘浮机器人可以随时接收航天员的提问和需求,从本地数据库中寻找答案,或者借助天地通信,从地球数据库和地面团队得到支持,及时提供反馈,有效提高空间站的操作效率和安全性。

此外,飘浮机器人和空间站控制系统中的人工智能程序可以配合监测生保环境,及时调整参数,优化天地通信效率,保障航天员身心健康。

DeepSeek大火,人工智能能否为载人航天带来更多惊喜?


人工智能技术帮助嫦娥六号探测器及其携带的微小机器人(红圈所示)圆满完成任务

当然,人工智能的建议不等于命令,关键决策权仍掌握在人类手中。这也是未来人工智能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原则。

长期以来,航天科研人员和广大航天爱好者普遍对人工智能寄予厚望,在众多科幻作品中遨游星际的智能化机器人就体现了这种美好愿望。事实上,不少外星球探测器应用了人工智能技术,以便降低对地面指令、辅助信号的依赖,有助于合理选择轨道、着陆点等,优化外星球漫游车的行进速度和路线,化繁为简地处置高难度任务。

未来航天员探索外星球,人工智能的作用将更加充分地展现。考虑到人类对外星球的了解有限,航天员非常需要人工智能辅助处理图像,规划探索路线,协调完善外星球科研站设备运维和周边地质勘查。随着人工智能驾驶车辆在地球上逐渐推广应用,在外星球上同样大有潜力可为,无论是布设探测器、收集和处理数据,还是制定开发方案、原位利用资源,航天员都会受益匪浅。


分享
微信分享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分享
收藏

关键词: 航天 DeepSeek 人工智能

免责声明:航化网出于分享有价值信息和促进知识传播的目的转载此文章。我们对文章内容和观点保持中立,不代表赞同其立场。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已尽可能注明来源和作者。若您认为您的权益受到侵犯,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