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航空航天化工网 !
客服电话:010 - 8273 1800
航化网手机端
微信小程序
当前位置:航化首页 > 航化资讯 > 卫星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近日称,其X射线天文卫星ASTRO-E2于2025年1月5日晚在南太平洋上空再入大气层。这颗卫星因为老化,于2015年8月就结束了科学观测,却时隔近10年才重返大气层,这不禁让人好奇:卫星结束使命后,为何有些很快回家,有些却要在轨道上“徘徊”许久?
1月23日23时32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随后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四号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天是南方小年夜,火箭尾焰照亮起伏连绵的大凉山,为即将到来的蛇年春节增添了一份好彩头。
2025 年 1 月 21 日,SpaceX 的猎鹰 9 号火箭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肯尼迪航天中心39A 发射台升空,执行星链13-1任务,发射 21 颗星链卫星。不过,火箭上可能还搭载了其他卫星,很有可能是星盾。
北京时间2025年1月20日18时11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云遥一号37~40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北京时间2025年1月17日12时0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巴基斯坦PRSC-EO1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月14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意大利航天局携手研制的月球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器实验(LuGRE)有效载荷即将发射升空。LuGRE将在月球表面工作两周,演示其利用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欧盟伽利略GNSS星座获取并跟踪信号的能力,旨在验证使用现有GNSS信号在月球上进行定位、导航和授时的可行性。
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510所5颗星上电推进产品完成上电、预处理、初次点火和在轨推力标定后,快速切换到姿轨控推进状态,创造了国内组网卫星电推入轨任务执行的最短时间纪录。
1月7日,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大量房屋倒塌。我国众多卫星闻令而动,紧急调度,对灾区进行观测成像,及时向有关单位提供了灾情状况信息,从多方面为组织开展抗震救灾活动作出了重要贡献。那么,卫星具体能在哪些方面助力抗震救灾呢?
据路透社1月3日报道,美国富豪埃隆·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1月3日说,它即将进行的星舰飞行测试将首次尝试在太空部署有效载荷,通过释放10颗模拟“星链”的卫星,展示星舰在未来卫星发射市场的潜力。
应急救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