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航空航天化工网 ! 

[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 - 8273 1800

当前位置:航化首页 > 航化资讯 > 航化解读 > Leap-1A修复见效,-1B升级在望!赛峰CFM汲取关键经验为未来护航

Leap-1A修复见效,-1B升级在望!赛峰CFM汲取关键经验为未来护航

来源:航化网发表时间:2025-06-27 17:48:48浏览量:295

赛峰集团深入调查了CFM国际Leap发动机系列初期的耐用性问题,总结出“关键经验”,并表示有信心在未来发动机型号上避免类似问题再现。目前,Leap-1A发动机的修复方案正在顺利推进。

同时,CFM正力争在2026年上半年完成Leap-1B耐用性升级的认证工作,以便开始为波音737 Max运营商提供增强方案。

111089_leapassemblycraphalsoretsafran_402411.jpg

赛峰集团在其位于巴黎附近的维拉罗什工厂组装所有Leap-1A发动机

尽管Leap发动机比上一代CFM56节油显著,但效率的提升并非没有代价——特别是在高温、多尘等恶劣环境下运行的航空公司。这导致高压涡轮(HPT)叶片出现早期磨损,推高了维护成本,缩短了使用寿命。

赛峰集团首席执行官Stephane Cueille认为,新一代发动机在全球的迅速普及,是导致这些发动机服役不久就暴露耐久性问题的部分原因。他指出,Leap发动机过早地遭遇了严峻的运行条件。

为了提高效率,Leap发动机的涡轮风扇工作温度远高于前代产品。尽管开发过程中进行了大量测试,但Cueille坦言:“现实情况是,在实际运行中,我们观察到了测试未能完全复现的现象。”他强调:“这是一个关键教训,我们务必要将其应用于下一代发动机的设计中。”

即使下一代发动机相对Leap的温度提升幅度小于Leap相对CFM56的幅度,“总的来说,我们仍需要投入更多精力来预测现场实际工况。”尽管吸尘测试是验证关键,但仅做测试还不够;“选对沙尘类型和测试循环至关重要,”Cueille补充道,“细节决定成败。”

Cueille对吸取了这些经验充满信心:“新技术的运用带来了新的问题现象。我们现在已具备能力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设计,未来无疑能做到更好、更快。”

去年12月通过认证的全新HPT叶片已被应用于Leap-1A发动机(作为空客A320neo机队的选项之一)。此外,还推出了另一项独立修复方案——反向引气系统,旨在解决发动机关闭后燃油喷嘴结焦的问题。

目前,约三分之一的Leap-1A机队已完成更新配置。CFM和波音正携手推动Leap-1B发动机的类似升级,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正进行监督认证。Cueille表示:“我们正全力确保流程尽快完成,预计2026年上半年达成。”赛峰此前曾透露,预期今年能获得升级批准。 

111090_leap_dust_ingestion0131002_312378.jpg

CFM国际已针对新叶片进行了吸尘测试,以验证其在恶劣工况下的耐用性提升

另一方面,负责在维拉罗什工厂组装所有Leap-1A发动机的赛峰集团,正努力恢复生产节奏。此前因发动机交付短缺,空客库存中积压了不少机身基本完成但缺少发动机的“滑翔机”。Cueille回应道:“修复工作在推进中。空客也已看见改善迹象。我们正全力以赴,虽不便详述,但复苏势头明确,并正加快步伐。”

尽管CFM一季度发动机交付量未达目标(同比减少13%),Cueille表示制造商依然有望实现全年增长目标:即在2024年预计交付的1407台Leap发动机基础上,增长15%-20%。他指出,4月份维拉罗什工厂的工人行动(罢工)以及持续存在的供应链脆弱性是导致Leap交付不足的主因。

如果说Leap-1A的问题在于供应短缺,那么CFM在用于中国商飞C919的Leap-1C发动机上则面临不同挑战——自5月下旬起,受对华贸易紧张引发的限制影响,美国已暂停Leap-1C的交付。

111091_comacc919_shutterstock_264689.jpg

与其他Leap机型一样,法国赛峰负责Leap-1C的低压模块和风扇,美国通用电气制造热端部件,最终组装在维拉罗什完成。

Cueille指出,尽管交付暂停,但Leap-1C的“供应链依然保持运转”,赛峰“仍在进行部分最终组装”。

他表示:“我们正调整生产管理,以保证随时准备好恢复交付——可能是明天,也可能是三四个月后。因此,我们要维持相应生产能力。”今年早些时候,赛峰计划在该工厂的固定生产线上以每周2台的速率生产Leap-1C发动机。


分享
微信分享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分享
收藏

关键词: Leap发动机 赛峰 CFM

版权声明:本文为航化网原创,版权归航化网平台所有。任何机构或个人在未经明确授权的情况下,禁止擅自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客服电话:010 - 8273 1800。转载时注明出处为“航空航天化工网”,违反者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