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风口下的新蓝海
来源:航化网发表时间:2025-06-30 17:11:59浏览量:28
2024年,低空经济迎来爆发式增长,无人机、飞行汽车等应用加速落地。
这一年,被称为低空经济元年,“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央部委与各地政府密集出台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
近日,低空经济更是踏上了快车道。
6月28日,第三届低空(苏州)产业创新生态大会暨2025数字低空大会在苏州盛大开幕。大会以“数创领航 智惠未来”为主题,聚焦“数字低空”前沿领域,吸引了相关科研院所专家、低空经济龙头企业负责人、金融机构代表等1500余人参与,全国超500家企业携最新成果亮相,为参会者提供交流合作契机,推动低空经济在新质生产力风口下开辟新蓝海。
低空经济,究竟是什么?
低空经济,这个概念,很多人听起来或许会觉得陌生。然而实际上,它早已悄然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简单来讲,低空经济是以民用的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作为主要载体,围绕着载人、载货以及其他多种作业场景下的低空飞行活动而展开,进而带动相关领域相互融合、协同发展的一种综合性经济形态。这里所说的“低空”,通常指的是地面以上1000米以下的空域,但具体范围会根据不同地区的特性,根据实际方式有所调整。在这片广阔而又充满潜力的低空空域里,各种精彩纷呈的经济活动正不断上演。
低空经济所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就像一张庞大而复杂的经济网络,包含了低空制造产业、低空飞行产业、低空保障产业和综合服务产业等。其中,低空制造产业是整个低空经济的基础,在这个领域,有很多企业专注于研发和制造各类适合低空飞行的航空器,像无人机、直升机、轻型飞机等等。低空飞行产业涵盖了很多飞行服务,比如空中旅游,你可以乘坐直升机或者热气球从空中俯瞰美景;物流配送中,无人机能快速地把货物送到目的地;还有农林植保,利用无人机进行农田的测绘、监测病虫害以及喷洒农药;应急救援时,低空飞行器也能及时到达现场提供帮助。
除此以外,综合服务产业则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配套支持。航空教育培训为培养专业的航空人才提供了平台,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了解和掌握航空知识和技能;航空金融保险为航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了风险保障和资金支持,促进了航空产业的健康发展;而航空会展是展示低空经济最新成果和技术的重要窗口,吸引国内外众多企业和专业人士的关注。
上天入地,应用在哪些领域?
无人机是低空经济的重要应用领域。
据Grand View Research数据,2024年全球商用无人机行业市场价值达300亿美元,预计2025 - 2030年,行业年复合增长率为10.6%。
这对物流行业利好是显而易见的,顺丰、京东物流、菜鸟、美团等企业已在物流领域探索无人机多年,2024年,各家企业纷纷发力,推出最新物流无人机机型,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
2024年10月,丰翼无人机累计飞行超110万架次,运输货物超660万件、近3300吨,飞行总里程约580万公里,可支撑区域物流快速配送,未来在城际快递、应急救援等领域潜力很大。
京东物流在近30座城市开展智能配送车运营,还展出JDX50“京燕”多旋翼无人机,其8轴8桨平台载重更大、稳定性高,适用于复杂环境。
菜鸟推出L4级物流无人车GTPro,续航180公里,最大载重750公斤,感知系统和智能交互功能完备。美团无人机截至2024年6月底累计配送30万单,在多地落地31条航线,其第四代能适应各种复杂环境,能在零下20度至50度的温度下,以及中雨、中雪、6级风等环境中稳定飞行,极大地拓宽了配送的可能性。
物流科技的进步不仅提升了配送效率,也推动了低空领域在其他行业的应用。低空旅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为人们带来了全新的旅游体验,正逐渐成为旅游市场的新增长点。国务院《“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完善低空旅游政策。目前,东黄山悠悠湖、福建武夷山等景区已推出直升机、热气球等低空飞行项目。
而在应急救援领域,低空飞行器能够快速抵达现场,实现物资运送和人员救援,为生命安全提供有力保障。例如,在一些山区地震救援中,无人机可以快速勘查灾情,为救援人员提供准确的信息,指导救援行动。在城市火灾救援中,无人机可以携带灭火设备,对高层建筑火灾进行扑救,提高救援效率。
现代农业,如何改变田间地头?
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无人机技术正发挥着革命性作用。作为低空经济在农业领域的典型应用,无人机不仅大幅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更开创了精准农业的新模式。数据显示,我国已成为全球农业无人机应用第一大国,年作业量突破21亿亩次,占整个无人机行业飞行时长的98%。
在植保作业方面,无人机展现出显著优势。通过航空精准施药技术,统防统治效果较传统人工防治提升10%-20%,同时减少农药使用量20%-30%。以珈和科技为例,其连续5年为湖北调查总队提供的无人机航测服务,不仅将人力成本降低90%,更实现了超90%的测量精准度。
在农产品运输领域,无人机同样大显身手。今年6月,广东茂名高州的荔枝运输就上演了精彩一幕:4台工业级无人机在山林间穿梭,单机载重达170斤,5分钟完成单程运输,每小时运力达3000斤。与传统人力运输相比,成本从0.4元/斤降至0.15元/斤,降幅达62.5%。规模化作业时,单机日运量可达2-3万斤,整个机队能使基地日出货量提升至5-8万斤。通过"采摘-运输-预冷"全流程优化,荔枝从采摘到入库时间缩短至15分钟内,损耗率控制在1%以下。
更为关键的是,搭载多光谱传感器的农业无人机还能提供精准的土壤分析数据,包括养分含量、酸碱度、有机质等关键指标,为精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这种"空中实验室"功能,正在推动农业生产从经验型向数据型转变。
从植保到运输,从监测到分析,农业无人机正在构建一个完整的智慧农业解决方案,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力量。随着技术的持续迭代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无人机必将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风口强劲,多地开花
第三届低空(苏州)产业创新生态大会暨2025数字低空大会的召开,也显示了苏州正以系统化布局抢占低空经济发展先机。
事实上,低空经济发展热潮并非仅在苏州涌动,在全国范围内,早已呈现出多点开花的态势。早在2024年6月,山东日照和湖南娄底就率先出台专项政策,为低空产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2025年1月5日,云南昭通大山包成功实现低空飞行常态化表演,这一突破不仅验证了低空经济在三四线城市的发展潜力,更展现了技术下沉的应用前景。
从东部沿海到西部山区,从一线城市到县域经济,低空经济正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梯次发展格局。各具特色的区域实践,共同推动着我国低空经济产业生态的不断完善和成熟。
在政策春风与资本热潮的双重吹拂下,低空经济正成为炙手可热的新兴领域。从城市空中交通的宏伟蓝图,到农林植保、物流配送的便捷畅想,相关概念不断冲击大众认知,仿佛一个无所不能的未来世界即将降临,在新质生产力风口下,低空经济无疑已成为一片亟待开拓的新蓝海。
版权声明:本文为航化网原创,版权归航化网平台所有。任何机构或个人在未经明确授权的情况下,禁止擅自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客服电话:010 - 8273 1800。转载时注明出处为“航空航天化工网”,违反者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