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战斗机市场格局稳中有变
作者:jiaru来源:中国国防报发表时间:2025-07-04 10:08:34浏览量:22
在现代战争中,战斗机既是空中作战的核心平台,也是对地面目标实施突击的主要装备。其军事应用场景广泛,是各国国防力量建设的重点领域。近日,外媒对全球战斗机市场总体规模、技术发展方向、区域发展态势和企业竞争格局等情况进行分析。外媒预测,未来几年,全球战斗机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法国“阵风”战斗机
规模持续增长
外媒称,2024年,全球战斗机市场规模约975.2亿美元,2025年预计增长到1057.1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8.4%。预计2025年至2034年,全球战斗机市场规模将以6.8%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持续扩张,2029年达到1377.5亿美元。
外媒分析认为,全球战斗机市场规模增长主要由两大因素推动。
军事技术迭代更新。未来几年,战斗机设计与机载系统技术革新将明显加速,更先进的雷达、隐身技术及电子战系统将被广泛应用。以F-35、苏-57为代表的第五代战斗机销量预计进一步增长。同时,人工智能与自主系统在战斗机领域的广泛应用,也将成为市场发展的新动力。
国防投入持续增加。在地缘格局不断变化的背景下,美国、印度和部分欧洲国家持续增加国防开支,并升级现役作战平台。局部地区军事对抗和边境冲突,进一步凸显空军力量的战略价值。相关国家在新型战斗机采购、现役战斗机升级和维护上的投入将持续增加。
土耳其“安卡”-3无人战斗机
市场空间广阔
外媒分析认为,不同类型战斗机均有各自的市场空间。
轻型战斗机凭借较好的机动性能与多元化功能特性,对国防预算相对有限或急需快速构建空战能力的国家具有较强吸引力。以F-16、JAS-39“鹰狮”为代表的轻型战斗机,以价格优势作为核心竞争策略,聚焦中小型国家市场,持续维系市场份额的稳定性。
中型战斗机在敏捷性、作战半径及载荷能力等方面的综合效费比优势突出,成为国防预算中等、具有多场景作战需求国家的选择。这类战斗机性能配置既能满足其国土防空、区域威慑等核心需求,又避免高成本压力。例如欧洲多国及部分东南亚国家在装备更新时多倾向于选择“阵风”、F/A-18“超级大黄蜂”等中型战斗机。此外,追求装备体系化建设的国家通常将中型战斗机与重型战斗机搭配使用,在承担常规作战任务的同时,为重型战斗机聚焦高价值目标留出空间。例如部分拥有五代机的国家,会通过采购中型战斗机扩充机队规模,降低成本,实现战斗力与经济性的平衡。
重型战斗机航程远、突防能力强,侧重搭载更为先进的航空电子系统、雷达装置及武器装备,在制空权争夺中具有显著优势。这类战斗机以F-22和苏-57为代表,是具备战略投送需求与高端空战能力建设目标国家的优先选择。不过,重型战斗机研发采购成本高昂,且维护体系需高端技术支撑,因此仅少数具备雄厚国防投入能力的国家可维持其装备规模。
此外,随着军事技术发展,无人战斗机已成为各国争相发展的新兴空中作战力量。这类战斗机凭借无人化、智能化、低成本特点,或将影响全球战斗机市场的产品格局与竞争态势。从技术实践看,土耳其研发的“安卡”-3已完成制导炸弹的投放试验;美国推进的YFQ-42A和YFQ-44A项目,则聚焦高速隐身突防能力,计划作为F-22的“忠诚僚机”,执行高风险侦察任务。这些技术突破不仅加速无人战斗机与有人战斗机的战术协同,也促使更多国家将无人战斗机纳入国防采购规划,推动市场需求从单一机型向有人/无人协同作战体系转变。
印度“光辉”战斗机
发展方向各异
外媒称,从区域发展态势看,亚太、北美、欧洲三大地区在全球战斗机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各地区基于不同的战略安全需求和现实条件,展现出差异化的市场发展特点。
亚太地区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能。随着地区国家国防预算持续增加,及地缘安全形势变化带来的军事发展需求,亚太成为全球战斗机市场增速最快的地区。印度、日本等国加速推进空中力量现代化建设,印度通过引进法国“阵风”提升作战能力,同时加快采购国产“光辉”以完善航空工业体系;日本则持续扩大F-35采购规模,并推进下一代战斗机联合研发项目,以强化空中作战能力。
北美地区聚焦技术创新优势。基于庞大的国防预算与航空技术的长期积累,美国作为北美航空工业的核心力量,在全球战斗机市场占据优势地位。美国空军一方面持续推动F-35系列战斗机的规模化列装,另一方面加快推进以“下一代空中优势”项目为代表的前沿技术研发,谋求在未来战争中占据空中优势。
欧洲地区强调联合发展模式。依托“重新武装欧洲”战略与“永久结构性合作”防务机制,欧洲多国通过深化军工合作提升整体作战能力。法国、德国主导的“未来空战系统”项目,及英国牵头的“暴风雨”六代机计划,均体现欧洲在先进战斗机研发领域的合作趋势。同时,欧洲多国推进现役战斗机升级,英国对“台风”进行航电系统更新,法国提升“阵风”多域作战能力。研发与升级并举的策略,推动欧洲在战斗机领域持续发展。
瑞典JAS-39“鹰狮”战斗机
竞争更趋激烈
受技术门槛高、研发投入大等行业特性影响,全球战斗机市场长期由少数技术领先的军工企业主导。外媒认为,相关企业将持续推进战斗机技术研发,通过创新响应市场需求变化。整体而言,未来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企业围绕合同订单与合作伙伴关系的争夺加剧,其中技术竞争力、任务多样性和成本效益构成竞争核心变量。
外媒对美欧主要军工企业围绕战斗机市场的发展情况进行预测。
美国军工企业方面,作为全球战斗机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将以F-35等主力产品为基础,持续加大对隐身技术与创新研发的投入力度,巩固其市场优势地位。波音公司则聚焦先进航空电子系统与电子战能力发展。下一代战斗机项目F-47的研发成效,或将成为其能否在战斗机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重要因素。
欧洲军工企业方面,法国达索航空公司作为欧洲防务领域的重要企业,将继续深化“阵风”多用途战斗机的市场推广布局,并通过技术创新、功能拓展及服务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英国BAE系统公司将通过与日本、意大利等国军工企业联合研发降低成本。瑞典萨博公司则探索有人/无人协同作战的技术架构,增强下一代战斗机的市场竞争力。
俄罗斯苏-57战斗机
免责声明:航化网出于分享有价值信息和促进知识传播的目的转载此文章。我们对文章内容和观点保持中立,不代表赞同其立场。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已尽可能注明来源和作者。若您认为您的权益受到侵犯,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