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款,清研智束自研 3D 打印设备破解航空航天、医疗器械领域难题
来源:北京亦庄微信公众号发表时间:2025-02-07 10:25:10浏览量:676
输入模型图纸和金属材料,就能打印出相应的工业零部件?近日,北京经开区企业北京清研智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研智束”)将前沿技术进行成果转化,自主研发的Qbeam S350设备、Qbeam S600设备分别入选《北京市2024年第三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目录》,其中Qbeam S600设备是全球首款阵列式电子束增材制造设备,首次实现了阵列式电子束3D打印。
2×2阵列式电子束金属增材制造设备Qbeam S600。资料图
这两台设备入选北京市首台(套)的一大原因,是它们能做到传统工艺做不到的事情,解决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发展痛点问题。从外观来看,Qbeam S350、Qbeam S600分别像一台带着显示屏的大柜子和一台侧面有扶梯的更大柜子,Qbeam S350是单枪型号设备,成形尺寸为350毫米×350毫米×500毫米,支持钛合金、高温钛合金、高强钛合金、铝合金等多种高性能金属材料的打印,可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领域。S600则是在S350单枪设备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成形尺寸为600毫米×600毫米×700毫米,采用自主研发的多电子枪阵列技术,不仅保证了大幅面成形的尺寸精度和质量,还实现了复杂钛合金构件的高精度、高效率和低成本制造。
Qbeam S600打印的大尺寸产品。资料图
“我们研发的Qbeam S600不仅成为了全球首创,还刷新了商业化电子束设备最大打印幅面的新纪录。”该负责人表示。此前已商业化的电子束设备最大打印幅面仅为400毫米×400毫米,而清研智束采用阵列式电子枪技术,通过2×2电子枪阵列成形,将电子束成形打印幅面拓展至600毫米×600毫米。在将前沿技术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技术团队解决了多枪和多电子束之间的干扰、拼接精度等一系列问题,成形精度可达±0.2毫米,相当于两张A4纸的厚度。
清研智束在多枪阵列打印技术方面处于国际中领先水平,目前Qbeam S600已投产,在航空航天领域开始舱段类、舵翼类、整体框梁结构零件的批量生产和交付,今年上半年还将有一台设备完成交付。此外,Qbeam S350已在国内市场投放,为多家航空航天企业打印零部件,并实现多个钛合金零部件批产打印。
“Qbeam S350、Qbeam S600入选北京市首台(套),是我们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也将助力我们在参与市场竞争、行业标准制定等方面拥有更大话语权。”该负责人表示,“此次入选背后,北京经开区的服务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在申报征集、政策宣讲和后期申报资料指导等各环节经开区都给予了大力支持。”未来,清研智束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这两款产品的推广落地,助力传统制造业降本增效、重塑生产格局。
关键词: 3D打印
免责声明:航化网出于分享有价值信息和促进知识传播的目的转载此文章。我们对文章内容和观点保持中立,不代表赞同其立场。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已尽可能注明来源和作者。若您认为您的权益受到侵犯,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