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合航空航天企业呼吁美国不要设置新的贸易壁垒
来源:Galleon航空资讯发表时间:2025-07-03 09:31:30浏览量:21
近几周,中方与多家美国及全球航空企业共同向美国商务部发出警告,指出针对航空航天产品的进口关税或其他贸易壁垒将严重扰乱这一全球性产业。
中方在5月致美国商务部的信函中表示:"中方呼吁美方摒弃单边贸易保护主义,共同促进全球航空业复苏与繁荣。全球民用航空产业深度融合,美国商用飞机供应链不存在安全问题。"此举源于美国商务部5月启动的一项调查,旨在评估进口商用飞机、航空发动机及其零部件是否威胁美国国家安全。
该调查依据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启动,该条款曾被用作多项关税措施的法律依据,包括特朗普政府今年对铝制品加征的关税。该条款授权美国总统对"威胁国家安全"的进口产品"调整"限制。作为调查程序,商务部公开征集了行业意见。
GE航空航天在意见书中指出:"对商用航空领域施加额外贸易限制,可能破坏经过严格安全质量认证的战略供应链,影响生产规模和产品成本。"达美航空则警告,关税将"对多年前签订的飞机采购合同构成意外征税",使其"相对外国竞争对手处于劣势",并强调无法用波音飞机替代已订购多年的空客机型,因为波音短期内无法提供相应产品。
特朗普2024年关税政策已波及航空业:50%的铝关税推高了航空级铝材成本,其他关税则影响了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和欧洲空客的喷气式飞机。不过加拿大制造的飞机目前仍享有关税豁免,使庞巴迪和空客(其在米拉贝尔生产A220)受益。空客还得益于其在阿拉巴马州的A220和A320neo组装厂。
多数观察认为,当前关税对西方企业更多是滋扰而非严重冲击。美国主要航空航天公司评估显示,关税对其财务影响有限,但商务部的新调查再度引发忧虑。
美国公务机制造商湾流公司向商务部表示:"若对进口发动机和零部件加征关税,将对新机销售和庞大维护业务构成重大竞争挑战。"波音公司则强调行业成功需摆脱人为壁垒,虽然其737 Max 10和777-9机型88%的部件来自美国供应商,但必须依赖日本和法国的航空航天级碳纤维供应商,因美国产能无法满足需求,且符合认证标准的替代供应商往往难以快速到位。
巴西航空工业公司指出美国从未生产过支线客机,其产品显然不会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中国处境尤为艰难——其民用航空业依赖美国零部件:中国商飞C919搭载CFM国际(GE与赛峰合资)的Leap-1C发动机,C909(原ARJ21)则使用GE CF34发动机。5月曾有报道称美方暂停对华发动机出口,但商务部未予置评。
中国在此次信函中严正表态:"任何国家或地区都不应通过压制外国竞争者、实施贸易保护来扶持本土飞机制造业,这将对全球民航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免责声明:航化网出于分享有价值信息和促进知识传播的目的转载此文章。我们对文章内容和观点保持中立,不代表赞同其立场。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已尽可能注明来源和作者。若您认为您的权益受到侵犯,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