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化说】你坐的航班,可能正在喝“地沟油”?
作者:jiaru来源:航化网发表时间:2025-07-14 17:59:28浏览量:31
当你在机场看到“绿色航班”的标识时,或许不会想到,这架民航客机的油箱里,可能混着去年你家厨房涮火锅倒掉的废油。这种听着像“黑暗料理”的燃料,正是航空业对抗气候变化的重要一环:可持续航空燃料(SAF)。
可持续航空燃料是以废弃的动植物油脂、油料、使用过的食用油、城市生活垃圾和农林废弃物为原料,简单理解,就是将我们生活里的“地沟油”等,经过一系列精细加工变成航油加到飞机上,相比传统石油基航空燃料,减碳近80%。
为什么要费劲搞SAF?航空业的“减碳焦虑”
航空碳排放仅占全球2.5%,但增速比高铁快3倍。2024年中国碳排放为126亿吨,交通运输碳排放为10亿吨左右,仅次于电力和工业的碳排放。国际民航组织(ICAO)立下“军令状”: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其中65%要靠SAF。
根据国际航空碳抵消和减排计划,欧盟要求2025年1月1日起,所有在欧盟机场供应的航空燃料中,必须使用至少2%的可持续航空燃料与传统煤油混合燃料,到2030年占比达6%,到2050年则达到70%。
然而目前的现实却很骨感:
消费不足:2024年9月,我国开启SAF应用试点,制定了明确的SAF商业飞行计划,部分航班开始常态化加注国产SAF。但目前国内SAF消费量不高,截至2024年,我国SAF累计消费量不足1万吨。
产量感人:2024年全球SAF产量100余万吨,占全球航空燃料需求的0.3%,大约仅够全球航班飞3天的。我国规划产能超500万吨/年,但受限于国内需求较低,国内企业仅有千吨级试生产,尚未进行规模化生产。
价格劝退:SAF价格是传统航煤的3-5倍,国际上,2022年SAF的均价为3513美元/吨,是传统航煤价格的3倍左右;而在国内,政府采购的SAF中标单价为2.8万元/吨,是目前喷气燃料价格的5倍之多。英国维珍航空测算,若全用SAF,纽约往返机票将涨价40英镑(约386元人民币)。
SAF的“难题”
原料收集是第一道坎:中国70%的绿色甲醇产能在东北,需求却集中在珠三角港口,“北产南运”让每吨成本增加300元。四川某企业甚至从新疆运地沟油,物流成本占原料价的40%。技术迭代像“挤牙膏”:
第一代HEFA工艺(地沟油加氢)占全球SAF产量85%,但原料天花板明显,中国生物质甲醇最大潜力仅4174万吨。
第二代费托合成(秸秆气化)需专用催化剂,国内研发团队刚突破“催化剂失活”难题,但产能爬坡至少要5年。
虽有政策但独木难支
欧盟规定2030年SAF掺混比例必须达10%,中国“十四五”规划仅要求2025年累计消费5万吨。
航空与航运的脱碳瓶颈,表面是燃料成本与供给问题,实际暴露了产业链从政策设计、原料循环、技术迭代到金融支撑的系统性断层。产业不得不直面不确定性,政策利好不等于有效落地,技术可行不等于商业,体现在设施与技术断层,凸显产业链协同不足。比如加注网络严重缺失,全球仅10%港口具备绿色甲醇加注能力,SAF专用储罐在枢纽机场覆盖率仅15%。氨燃料船舶需专用低温储运系统,目前尚无商业化远洋船运营。
普通人能为SAF做什么?不止于“多花钱”
选航班时多瞅一眼:川航成都-东京航线用SAF后,年减排840吨二氧化碳,相当于3000棵树一年的“工作量”。未来购票平台可能标注“SAF掺混比例”,就像现在选“素食餐”一样。
支持“绿色溢价”:东航“低碳优享”产品允许旅客多付50元购买1吨SAF额度,可获得专属电子勋章,并可加享候补电子升舱券/经济舱前排选座/里程积分等额外礼遇,已有17.7万人次参与。旅客的每一次选择,都是在给产业链“投票”。
2030年,SAF会让机票变贵吗?
国际航协乐观预测:若产能跟上,SAF价格有望降至传统航煤的1.5倍。到那时,你买的机票可能包含5%的SAF费用,涨价幅度约50元。
下次坐飞机时,可以留意一下机场里不时跃入眼帘的SAF标识,航空业的减碳革命,正从你看不见的油箱开始。
版权声明:本文为航化网原创,版权归航化网平台所有。任何机构或个人在未经明确授权的情况下,禁止擅自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客服电话:010 - 8273 1800。转载时注明出处为“航空航天化工网”,违反者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