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化说】我国发现新稀土矿物,地里藏的“工业黄金”被“挖”出来了
作者:jiaru来源:航化网发表时间:2025-07-18 18:02:24浏览量:19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联合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在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床主矿矿段的矿体中部,发现一种新稀土矿物,命名为“钕黄河矿”。
这可不是什么普通的石头,而是稀土家族中一个前所未见的成员,日前,“钕黄河矿”命名获得国际矿物学协会新矿物命名及分类委员会全票批准通过。
稀土:工业“维生素”
说到稀土,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土”,但实际上它们是17种金属元素的统称,包括15种镧系元素加上钪和钇。这些元素虽然在地壳中含量不算特别稀少(铈的丰度比铜还高),但具有经济开采价值的矿床却凤毛麟角。
如果给材料中加入一点点稀土,就像是施了魔法:钕铁硼磁铁能让硬盘存储海量数据;铕和铽让LED屏幕色彩更鲜艳;镧系元素是石油裂解的“神助攻”;而钇则是超导材料的“灵魂伴侣”,故而,稀土被称为工业的“维生素”。有数据显示,一部智能手机至少要用到8种稀土元素,而一架F-35战斗机则需要约400公斤稀土材料。
中国稀土学会的数据显示,我国稀土储量约占全球37%,却供应了世界90%的稀土,也解释了为什么美国国防部把稀土列为35种关键矿产之首。
“钕黄河矿”有什么特别之处?
这个新发现的“钕黄河矿”有什么特别之处?从化学成分看,它富含钕(Nd)——这正是制造高性能钕铁硼永磁体的关键原料。特斯拉的电机、风力发电机,甚至磁悬浮列车都离不开它。
据研究团队透露,钕黄河矿中的钕以特殊晶体结构存在,这可能会带来提取工艺的新思路。要知道,稀土分离提纯一直是行业痛点,我国科学家徐光宪院士发明的"串级萃取理论"曾让分离成本直降四分之三。如果新矿物的结构特性能够启发新的提取技术,其价值可能远超矿物本身。
白云鄂博矿区本就是稀土界的“聚宝盆”,已探明稀土氧化物储量约3600万吨,占全国储量的80%以上。新矿物的发现,不仅增加了资源储备的多样性,更可能改写某些稀土元素的全球供给格局。用矿业专家的话说,这相当于在已知的金矿里又发现了新的金矿脉。
国家安全提示:别把“王炸”当“对三”出
新矿物发现的喜讯背后,也需要提高警惕。虽然我国在稀土资源上占据优势,但在高端应用领域仍有短板,有不少外国势力对我国的稀土资源垂涎三尺。
国家安全部7月18日通报披露,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与代理人内外勾连,采用“伪报品名+夹带私货”的诡计:将高纯度镝、铽稀土伪报成“焊锡膏”“耐火砖”,甚至把稀土粉末灌进塑料模特、矿泉水瓶,再以合金配件名义分批快递出境;同时利用虚假转口贸易、更换运输工具等手段,企图绕过出口管制。
国家安全机关已依法截断多条偷运通道,并提醒公众发现可疑线索立即拨打12339或通过国家安全部公众号举报。
这次“钕黄河矿”的发现提醒我们,脚底下的土地同样藏着改变世界的密码。
最后说个冷知识:稀土元素的名字大多带着理工科独有的浪漫,钕(Neodymium)在希腊语中是“新双子”的意思,因为它是从“镨钕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新元素。如今“钕黄河矿”的发现,又为这个科学童话续写了新篇章。
版权声明:本文为航化网原创,版权归航化网平台所有。任何机构或个人在未经明确授权的情况下,禁止擅自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客服电话:010 - 8273 1800。转载时注明出处为“航空航天化工网”,违反者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