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航空航天化工网 ! 

[登录] [免费注册]

客服电话:010 - 8273 1800

当前位置:航化首页 > 航化资讯 > 航化解读 > 我国环保型聚丙烯电缆打破国外垄断

我国环保型聚丙烯电缆打破国外垄断

来源:航化网发表时间:2025-07-18 21:26:23浏览量:16

近日,我国电力装备制造领域传来重大喜讯——国内首条110千伏聚丙烯绝缘电缆在辽宁沈阳顺利通过预鉴定试验。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标志着我国在高压电缆材料领域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了关键装备支撑。

我国环保型聚丙烯电缆打破国外垄断

产学研协同创新结硕果

这项重大技术突破由国网辽宁电力公司牵头,联合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清华大学、宝胜高压电缆有限公司等国内顶尖科研单位和企业共同完成。项目采用"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模式,充分发挥各方优势:中石化凭借在高分子材料领域的深厚积累,负责新型绝缘材料的研发;清华大学提供理论支持和仿真分析;宝胜高压则专注于生产工艺优化和产品制造。

项目负责人介绍,团队经过两年多的联合攻关,先后突破了材料改性、结构设计、工艺优化等多项关键技术瓶颈。特别是在接枝聚丙烯材料制备过程中,科研人员创新性地采用分子结构设计技术,显著提升了材料的耐高温性能和机械强度。

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

高压电缆绝缘材料长期依赖进口一直是我国电力行业的痛点。传统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不仅生产工艺复杂,还存在环境污染问题。为攻克这一"卡脖子"难题,国家电网公司将聚丙烯电缆研发列为重点科技项目。

宝胜高压电缆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表示:"我们自主研发的高性能接枝聚丙烯材料具有三大优势:一是耐温等级达到110℃,比传统材料提升20℃;二是介电性能优异,工频击穿场强提高15%以上;三是可回收利用,完全符合绿色制造要求。"

创新工艺实现多重突破

在制造工艺领域,研发团队成果满满,接连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团队运用 COMSOL 多物理场仿真技术,对绝缘挤出工艺参数进行了精确优化。同时,创新设计出三层共挤生产工艺,能将绝缘层厚度均匀性严格控制在 需要的范围内。并且,取消了传统交联工序,使得生产周期大幅缩短。此外,通过精准控制熔融温度,让材料的流变性能达到了最佳状态。 

"最关键的突破是取消了需要高温高压条件的交联工艺。"工艺工程师介绍说,"这不仅简化了生产流程,还大幅降低了能耗,每条生产线每年可减少碳排放近千吨。"

严苛测试验证产品质量

为了切实保障产品的可靠性,研发团队精心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测试方案。在预鉴定试验环节,电缆样品需接受一系列严格测试,其中涵盖高温循环测试、长期老化试验、雷电冲击电压试验以及局部放电测试。

测试结果十分喜人,新型聚丙烯电缆的各项性能指标均远超国家标准要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高温条件下,该电缆的电气性能始终保持稳定,自始至终未出现任何击穿现象。  

绿色环保优势显著

与传统电缆相比,新型聚丙烯电缆具有突出的环保优势,生产过程中减少三分之一的碳排放;无需使用交联剂,避免有毒物质排放;全寿命周期可回收利用;运行大大损耗降。

据相关测算,若在全国电网中推广应用,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0万吨,相当于种植280万棵树的减排效果。 

产业化应用前景广阔

目前,项目团队正在辽宁某220千伏变电站开展示范工程建设。预计到2025年底,该技术将实现规模化生产,年产能可达2000公里。

"这不仅仅是一条电缆的突破,更是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专家评价道,"它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推进,这种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环保电缆,必将为我国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此次技术突破也证明,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国制造完全有能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

分享
微信分享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分享
收藏

关键词: 聚丙烯

版权声明:本文为航化网原创,版权归航化网平台所有。任何机构或个人在未经明确授权的情况下,禁止擅自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客服电话:010 - 8273 1800。转载时注明出处为“航空航天化工网”,违反者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