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硬核成果丨距地球517公里!开创多个国际首次!
来源:科技日报发表时间:2025-07-22 10:04:41浏览量:85
此刻,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正在距离地球517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上,以平均每95分钟绕地球1圈、每天绕行15圈的速度,捕捉太阳演化的蛛丝马迹。
作为我国首位太阳专属“摄影师”,“羲和号”自2021年10月14日发射以来,开创了多个国际“首次”。
目前,“羲和号”的观测数据已接入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实现业务级应用。
“‘羲和号’首次实现‘双超’卫星平台技术在轨验证,实现了国际首次空间太阳Hα波段光谱扫描成像,国际首次在轨获取太阳Hα谱线、SiΙ谱线和FeΙ谱线的精细结构。根据这些谱线的精细结构,可反演出高精度的全日面色球和光球多普勒速度场,进而研究太阳活动的物理过程。”“羲和号”首席科学家、南京大学教授丁明德介绍。
“羲和号”的观测,为人类了解太阳,提供了独特的空间视角。基于“羲和号”的科学数据,国内外科研团队已在一流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
“羲和号”高精度太阳光谱成像。(“羲和号”团队供图)
“羲和号”卫星示意图。(“羲和号”团队供图)
“借助‘羲和号’,科学家们精确绘制出国际首个太阳大气自转的三维图像;首次在临近Fe I谱线中观测到罕见的白光耀斑;首次系统性测定太阳暗条抛射的三维动力学参数。”“羲和号”科学与应用系统总设计师、南京大学教授李川介绍。
墙内开花墙外香。“羲和号”的研究成果还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2023年8月,国际著名天文学期刊《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发布“热点专辑”,集中收录了“羲和号”的18篇学术论文,这是中国天文观测设备首次在该期刊发表专辑。
“羲和号”卫星发射前实拍图像。(“羲和号”团队供图)
“羲和号”在Fe I谱线和Hα谱线观测到白光耀斑。(“羲和号”团队供图)
在南京大学太阳科学数据中心,“羲和号”的观测数据毫无保留地向全球开放。丁明德介绍,目前已有美、德、英、日等15个国家的科研团队下载使用。
从夸父逐日到“羲和”探日,太阳,这颗宇宙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最大的一颗恒星,正在“羲和”的“凝视”中,一点点显露来自宇宙的奥秘。
(科技日报记者 金凤 综合整理)
免责声明:航化网出于分享有价值信息和促进知识传播的目的转载此文章。我们对文章内容和观点保持中立,不代表赞同其立场。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已尽可能注明来源和作者。若您认为您的权益受到侵犯,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