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无人空战体系首次公开亮相!展示未来空战 新格局
来源:航空知识发表时间:2025-09-08 17:55:47浏览量:47
在这次“九三大阅兵”上,最令人震撼的场景之一,莫过于无人机空战体系的首次公开亮相。方队中出现了许多全新型号,不少还是首次公开展示,连资深爱好者也一度“全员蒙圈”,难以分辨其具体用途。
无人机空战体系
受阅的无人作战第三方队堪称此次阅兵中最具未来感的方队之一,集中亮相了多款先进无人作战装备,全面展示了中国在智能化战争领域的探索与突破。
在方队中,大家还能一眼辨认出熟悉的攻击11和翼龙2的军方版,但紧随其后的几型无人机却造型神秘、设计新颖,让人一时难以判断其具体用途。
根据官方解说,受阅装备包括新型察打一体无人机、无人僚机、无人制空作战飞机以及舰载无人直升机,具备隐蔽突击、广域覆盖、自主协同等能力。值得特别关注的是,解说中首次出现了“无人制空作战飞机”一词,这意味着中国军队已经不仅在研发单一机型,而是逐步形成体系化的无人机空战构想。
所谓无人空战,就是由有人机指挥无人僚机共同作战。无人机既可以执行侦察、打击、干扰,还能充当电子诱饵,甚至有可能承担部分预警任务。
美国和俄罗斯都在研究类似的“有人+无人”协同作战体系,针对的主要是具体机型和有人战斗机的通联、协作。而中国这次在阅兵中展示的,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从对地打击、对海打击,到可能的高速空战平台,都有对应型号出现,显示出高度的体系化和模块化。比如,有无人机采用传统进气道设计,更适合高速飞行,或许就是未来“无人空战平台”;也有采用DSI鼓包进气道的型号,个头不小,机腹疑似有内置弹舱,更可能偏向对地攻击。舰载无人直升机的亮相,则表明未来大型水面舰艇也能配备无人平台,承担前出侦察、察打一体、通信中继、反潜跟踪等任务。
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无人机作战体系已经体现出“模块化”的特征。不同型号无人机可以像“积木”一样,与歼35、歼20、歼16等主力战机灵活搭配,形成“作战搭子”。这种高度开放的体系,意味着未来空战将是智能化、高度机动、依照具体需求随时切换任务角色的无人化新格局。
这些无人作战模块的出现,如果再将我国新一代作战飞机结合起来,所形成的战斗力或许是我们难以准确估计的。但是,它们绝对是新质战斗力,也在世界范围内独占鳌头。
免责声明:航化网出于分享有价值信息和促进知识传播的目的转载此文章。我们对文章内容和观点保持中立,不代表赞同其立场。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已尽可能注明来源和作者。若您认为您的权益受到侵犯,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