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化说】商业航天与低空经济政策解读(第一期)——华北地区
来源:航化网发表时间:2025-10-30 11:25:12浏览量:133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商业航天、低空经济作为新兴的经济形态,正逐渐受到重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为精准把握华北地区商业航天与低空经济的发展导向,本文聚焦近期华北地区各省、市、自治区相关规划及政策,系统梳理政策要点与实施方向,为产业主体布局区域业务、抢抓发展机遇提供参考。
国家层面:战略引领与制度保障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纳入“新质生产力”发展重点,提出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
《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则聚焦航空航天核心领域,强调推进大飞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部署智能制造领域新重大项目。
近两年,国家对商业航天与低空经济的发展支持持续加码,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2024年3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2024年3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四部门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加快通用航空技术和装备迭代升级,建设现代化通用航空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中国特色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新模式,为培育低空经济新增长极提供有力支撑”。
2024年7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做好国家空中交通管理工作,促进低空经济健康发展”。
为加强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规章制度体系建设,促进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健康安全发展,推进民航法治建设,配合《民航法》修订,2025年10月23日,民航局发布《通用航空经营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
地方层面: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北京市

为加速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北京市发布了《北京市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出持续加强低空经济技术创新引领、巩固低空制造全产业链竞争力、构建监管及运行服务技术支撑体系、打造全国低空飞行应用创新示范、优化低空基础设施、形成低空安全管控全国标杆六大方面重点任务。
产业定位:将低空经济培育为引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导示范产业,打造低空经济产业创新之都、全国低空经济示范区。
产业目标:面向全国,走向国际,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力争通过三年时间,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数量突破5000家,低空技术服务覆盖全国,低空产业国际国内影响力和品牌标识度大幅提高,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低空产业体系更加健全,在技术创新、标准政策、应用需求、安防反制等领域形成全国引领示范,带动全市经济增长超1000亿元。
天津市

2024年8月22日,天津港保税区举办主题为“逐梦新质 低空启航”的低空经济日活动。活动中,《天津港保税区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发布,12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低空体系场景验证重点实验室揭牌。
根据《方案》,天津港保税区将立足滨海新区,强化津滨联动,突出京津冀协同,坚持创新驱动、市场引领、统筹布局、特色发展的原则,聚焦直升机、无人机、新型航空器,围绕低空制造、低空运营、低空保障、低空服务,加快构建低空经济产业体系,努力打造全国一流低空产业聚集区和低空经济发展先行区。
《方案》提出了两个阶段性目标:到2027年,保税区低空经济发展要素和基础条件基本完备,培育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带动作用强的骨干企业,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到2030年,基本建成较为完善的低空经济体系,培育形成创新引领、要素富集、空间集约的低空经济产业集群,成为推动高质量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2024年12月31日,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发布《东丽区加快航空航天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明确扎实推进东丽区产业深度融入全国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努力将东丽区建设成为全国航空航天、低空经济产业高地,实现“链上企业达200家、产业规模年均增长25%以上。
河北省

2024年5月31日,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河北省交通运输厅、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北省科学技术厅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动河北省低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冀工信装〔2024〕78号),提出了五个方面:一是强化创新引领,增强产业竞争能力;二是强化企业培育,推动产业融通发展;三是强化产业配套,构建完整产业链条;四是强化试点示范,打造融合产业生态;五是强化统筹保障,巩固产业发展支撑。

2024年7月27日,石家庄市印发了《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0年)》,提出到2027年全市低空经济企业达到100家以上,营业收入达到100亿元,到2030年全市低空经济企业达到150家,营业收入达到150亿元,工业级飞行器、数据链及载荷设备等产业在全国的竞争力显著增强,形成以低空制造为核心、以低空保障为支撑、以低空服务为特色的低空经济产业体系。
山西省

2024年5月16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山西省加快低空经济发展和通航示范省建设的若干措施》,从五大维度构建政策体系。人才培育方面,鼓励通航执照培训、支持高校开设相关专业及紧缺人才培养;资金支持上,对距离三甲医院30公里以上的厂矿企业采购航空应急服务给予补贴,低空飞行服务保障项目可获最高50%工程费补助;产业基金方面,明确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低空经济领域投资,为后续高发展奠定政策基础。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出台《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旨在依托区位、空域、算力优势,打造低空经济全产业链。方案提出,到2027年实现以下目标:建成33个通用机场和100个起降场,培育呼包鄂低空经济发展圈,形成2个示范区和3个集聚区;重点推进低空空域改革、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场景拓展和产业创新发展,涵盖应急救援、生态监测、智慧物流、文化旅游等领域;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资本参与,构建“空天地一体化”协同网络。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驱动,推动内蒙古低空经济规模化、市场化发展,助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在航天强国建设与低空经济崛起的浪潮中,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政策布局各具特色、各有侧重。下一步,我们将聚焦华东、华南、西南等重点地区,系统梳理各地在航空航天核心技术攻关、低空基础设施建设、跨界场景融合应用等方面的支持政策与创新举措,全方位呈现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的政策图谱与机遇空间。敬请关注,与我们一同探寻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行业发展新航向。
版权声明:本文为航化网原创,版权归航化网平台所有。任何机构或个人在未经明确授权的情况下,禁止擅自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客服电话:010 - 8273 1800。转载时注明出处为“航空航天化工网”,违反者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分享
复制链接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