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航空航天化工网 !
客服电话:010 - 8273 1800
航化网手机端
微信小程序
当前位置:航化首页 > 航化资讯 > 探测
2025年5月29日凌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夜空中,长征三号乙火箭划出一道璀璨的轨迹,将天问二号探测器送入浩瀚宇宙。这不仅是我国首次小行星采样返回任务,更是一场横跨十年、跨越数亿公里的“星际快递”之旅。
5月29日,天问二号任务发射圆满成功。与天问一号“探火”不同,天问二号将探测小行星2016HO3和主带彗星311P。这次星际旅行为何选择探访它们?对人类意味几何?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2025年5月22日,深空探测实验室牵头研制的“天都一号”地月通导技术试验星在近地点成功实施关键变轨操作,顺利完成从地月往返轨道向地月空间3:1共振轨道的精准转换。
2025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将扎实推进空间站应用与发展和载人月球探测两大任务,为推动科技强国、航天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目前,中国空间站在轨运行稳定、效益发挥良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各项研制建设工作按计划稳步推进。
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创新院“集成微腔光频梳光源及其时空一体化测量系统”荣获第二十八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
中国空间站已经安全可靠高效在轨运行1300余天,单个航天员最长累计太空飞行时间374天,单个乘组最长一次驻留时间192天,相关经验为未来载人登月打下良好基础。
11月14日6时42分,海洋盐度探测卫星由长征四号乙遥五十三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运载火箭飞行正常,成功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0月9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一项新的宇宙探索计划——“探测器探索者”计划。这一新计划将填补NASA大型旗舰级任务和小型任务之间的空白,其中包括“高级X射线成像”卫星以及“天体物理学探测远红外”任务。
9月5日至6日在安徽黄山举行的第二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上,一系列重大航天任务的最新进展,描绘出我国深空探测新图景。
我国科学家以地球玄武岩为原料模拟火星壤,通过熔融拉丝实验成功获得连续火星壤纤维,并进一步探讨了火星特殊环境下对纤维的多重影响。这一研究证实了火星壤连续制备纤维材料的可行性,意味着在未来火星基地建设中可实现“就地取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