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航空航天化工网 !
客服电话:010 - 8273 1800
航化网手机端
微信小程序
当前位置:航化首页 > 航化资讯 > 减排
在全球航空业致力于2050年实现国际航空净零排放目标的背景下,减排挑战日益严峻。作为突破性的解决方案,可持续航空燃料(SAF)技术正成为行业绿色转型的关键推动力。
无纸化出行服务让旅客乘机出行一路“刷脸”,新能源摆渡车安静地穿梭于机场场内,航站楼屋顶的光伏板在阳光下泛着微光,跑道上采用单发滑入技术的客机正在缓缓停靠,人工智能(AI)正在智慧能源监控中心为工作人员提供实时电力负荷与水资源循环系统调节建议……这幅低碳运行的画面,正是民航业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技术创新驱动绿色转型的缩影。
中国已构建全球最系统完备的碳减排顶层设计和政策体系,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近日,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1所(京)研制的中国石油集团首台电加热炉在兰州石化公司甲乙酮装置上成功投入使用。
8月6日,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织金“上大压小”异地改建项目(2×660MW)1号火电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
目前,全球SAF产业正处于技术链条重组、投资机制转变、碳减排价值量化的重要时期,在诸多不稳定因素下,打破生产商和航空公司相互观望的局面,是恢复SAF市场活力的关键。
近日,安徽工业大学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携手取得重大突破,与日本富山大学椿范立教授团队合作,安徽工业大学曾杰教授团队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金属氧化物-分子筛”复合催化剂。该催化剂能够以二氧化碳和氢气为原料,直接高效合成对二甲苯,并且刷新了该类催化剂单次生产效率的世界纪录。这一里程碑式的研究成果已于北京时间6月10日在线发表于化学领域的顶级期刊《美国化学会志》。
近期,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名为“COF-999”的黄色粉末,这种黄色粉末仅需 1 克,就可以从低二氧化碳浓度(0.04%)的空气中吸收 2.05 毫摩尔(相当于 90.2 毫克)二氧化碳,并且 60℃ 就可以实现二氧化碳的解吸附和材料的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