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原子公司公布MQ-20自主作战能力新突破
来源:中国航空新闻网发表时间:2025-07-24 11:45:07浏览量:163
比利时“军事识别”网站报道称,6月初,美国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GA-ASI)与美国护盾人工智能公司(ShieldAI)一起完成了美国无人机空战领域的最新技术测试,并获得了突破性成果。
美国MQ-20无人机
通用原子公司和护盾人工智能公司表示,此次试验中,配备护盾人工智能公司AI系统产品“蜂巢思维”的MQ-20无人机开展了一场在“真实—虚拟—构造”(LVC)环境中的演练。演练中,MQ-20首次实现了多个软件系统的稳定切换,并在“蜂巢思维”系统的控制下实现了击落目标的操作。
两家公司表示此次试验意义重大,“体现了当前美国AI技术实战化水平的先进性,预示着可扩展作战人工智能技术或许将迎来部署上的转折点”。
护盾人工智能公司的V-BAT无人机系统
MQ-20是通用原子公司研发的无人作战飞机,具有低雷达反射面等隐身特性,专注于支援有人战斗机、精确打击和情报收集。MQ-20机长13.4米,翼展20.1米,最大起飞重量约8.2吨,由喷气发动机驱动,速度可达740千米/时,续航时间约18小时,飞行高度约18000米。它具备低雷达反射截面,可携带“地狱火”导弹、JDAM炸弹等武器。
MQ-20自2017年起服役于美空军,近年来不断升级,并参与了美空军与海军多个旨在增进自主作战能力的试验试飞项目。如今,MQ-20正越来越多地搭载第三方人工智能系统并开展相关试验试飞,如“蜂巢思维”AI自主软件,逐渐演变为美军开展有人—无人协同(MUM-T)和人工智能软件试验的关键测试平台。
“蜂巢思维”在美国MAM-178 Firejet无人靶机上开展测试
今年2月,在美国空军举行的“橙旗25—1”演习中,“蜂巢思维”AI自主软件首次与MQ-20集成,当时该系统主要处理飞行管理任务。
而近期,根据通用原子公司和护盾人工智能公司的公告,在6月开展的试验中,MQ-20在“蜂巢思维”系统的支持下,与虚拟孪生体协同完成了战斗空中巡逻、自主空空交战等较复杂科目,验证了其在拒止环境中实现无缝人工智能集成和执行作战任务的能力。
护盾人工智能公司强调,其研发的“蜂巢思维”AI自主系统能使用符合政府参考架构(GRA)标准的任务规划工具来执行相关战术任务。这使得无人机硬件在飞行中,能够在美军方配备的自主系统和“蜂巢思维”软件中实现无缝切换,且不会丧失稳定性,这显示出了强大的集成能力,比其他依赖固定架构的无人机更有优势。
关于GRA
2017年,美空军发布了《空军2035年作战训练基础飞行计划》,计划描述了美空军对实装训练和虚拟训练环境的规划。
为了落实虚拟训练相关目标,美空军装备司令部全周期管理中心敏捷作战支持局模拟器项目办公室(简称AFLCMC/WNS)牵头组织了“空战模拟器通用体系架构要求和标准”(SCARS)这一数字战略工程。
政府参考架构(GRA)就是该“空战模拟器通用体系架构要求和标准”工程的一部分。GRA通过对模拟器架构进行高级定义,为设计新模拟器提供参考模型,也可以作为将现有模拟器迁移到新架构下通用软件功能的工具。
美国“协同作战航空器”(CCA)作战概念图
发展人工智能自主作战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在空空作战任务中,尤其是在全球定位系统和区域通信被拒止的环境下,航空器的自主作战能力能够为作战任务提供计算基础,为争夺制空权和快速识别威胁提供能力基础。因此美军非常重视该领域的发展,并且提出了“协同作战航空器”(CCA)概念。通过提出这一概念,美空军希望未来为F-35等有人战斗机配备更智能且高性价比的自主无人机,加强其战斗能力。
从战略层面看,通用原子公司MQ-20的这一新进展与CCA的要求是符合的。尤其是不久前,美空军宣布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入围CCA项目第一阶段,并将应其需求而研发的原型机命名为YFQ-42A。MQ-20无人机与“蜂巢思维”AI自主软件的此次联合测试显然是为正在推进中的YFQ-42A项目积累数据和经验。
YFQ-42A原型机
值得注意的是,入围CCA项目第一阶段的航空器除了通用原子公司的YFQ-42A之外,还有美国防务界“新贵”安杜里尔公司的YFQ-44A。两型无人机均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完成首飞。
而通用原子公司此次公布的重大进展,在技术领域的意义之外,在商业方面,还显示出其正联合传统防务领域之外的企业,如护盾人工智能公司,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其在美国军用无人机领域的“护城河”,抵御来自安杜里尔公司的新威胁。
免责声明:航化网出于分享有价值信息和促进知识传播的目的转载此文章。我们对文章内容和观点保持中立,不代表赞同其立场。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已尽可能注明来源和作者。若您认为您的权益受到侵犯,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