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航空航天化工网 !
客服电话:010 - 8273 1800
航化网手机端
微信小程序
当前位置:航化首页 > 航化资讯 > 材料
近日,我国大型民用水陆两栖飞机AG600“鲲龙”批产第三架机(1103架)总装下线并圆满完成生产试飞,批产第四架机(1105架)机头大部件交付航空工业集团通飞华南,标志着AG600项目实现了从型号适航取证向小批量生产的重要跨越。
近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新一轮第二批重点“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奖补资金拟支持项目名单,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入选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行列,标志着公司在细分领域的技术优势与产业价值获得认可。
近日,两套工程材料阻滞系统(EMAS)在不同机场成功协助安全拦停了两架冲出跑道的飞机。这两起事件凸显了EMAS技术在防止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的跑道冲偏出事故中的重要作用。
从用户角度看,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的用户界面看起来与传统软件无异,但实际上,生成式人工智能背后是庞大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在支撑。人工智能及其相关先进芯片的算力需求正推动数据中心建设热潮,并引发水处理、冷却系统和建筑工程三大领域的特种化学品需求激增。
日前,美国先进材料和特种催化剂公司Ecovyst宣布,将其先进材料与催化剂业务以5.5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0亿元)的价格出售给德希尼布,预计该交易将在2026年第一季度完成。
8月26日,一则来自美国硅谷的消息引发全球科技与交通领域的广泛关注,初创公司 Alef Aeronautics 正式宣布,其研发的 Model Zero Ultralight 飞行汽车将在硅谷机场开启运营。这不仅让“既能地上跑、又能天上飞”的浪漫构想距离人类日常生活更近一步,更揭开了全球飞行汽车产业竞速的序幕。
当航天员穿着臃肿的宇航服漫步太空,当飞机在万米高空遭遇强烈气流,当降落伞带着精密仪器平稳着陆——你或许不会想到,这些惊心动魄又关乎安全的瞬间,都离不开一种看似普通却暗藏“黑科技”的材料:尼龙。
随着5G通信和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磁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对人体健康和精密设备造成潜在威胁。当前,微波吸收材料(MWAMs)的设计多采用复合结构、异质原子掺杂、多孔构建或梯度组合等策略,但仍面临密度高、层间结合力弱、难以同时实现“轻、薄、宽、强”的吸收性能等挑战。尤其是在军事等领域,亟需开发既能有效吸收雷达波又具备良好隔热性能的兼容隐身材料。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长达70分钟的阅兵,共有45个方队,包括空中护旗梯队、战旗方队、装备方队、空中梯队等集中展示中国国防科技成果。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宣布成功研发出了一种新型 3D 打印后处理技术,制备出具备“全能”抗疲劳性能的钛合金材料,刷新了金属材料抗疲劳性能的世界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