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航空航天化工网 !
客服电话:010 - 8273 1800
航化网手机端
微信小程序
当前位置:航化首页 > 航化资讯 > 石墨
日前,鹤岗召开优势矿产产业会议,中国五矿王炯辉科研团队突破高端天然石墨规模化制备技术与装备瓶颈,推动核级、超高纯等高端石墨量产,解决我国天然石墨高端关键材料自主可控问题,助力我国石墨产业向“材料强国”迈进。
8月24日,记者在黑龙江省鹤岗市召开的“加快推进中国优势矿产建成战略新兴产业会议”上获悉,中国五矿王炯辉科研团队连续攻克高端天然石墨材料规模化制备技术及装备难题,成功实现核级石墨、超高纯石墨、高性能天然石墨负极材料、氧化石墨、无硫可膨胀石墨等高端石墨产品规模化生产,破解了我国天然石墨高端关键材料自主可控难题,为我国石墨产业从“资源大国”向“材料强国”提档升级按下“加速键”。
气凝胶,世界上最轻的材料之一,素有“凝固的烟”之称。难以想象这样轻柔至极的“身板”,有一天能为太空探测保驾护航。经过10余年的探索,浙江大学高分子学系高超团队成功制备出具有微穹顶结构的高弹气凝胶,其耐热能力突破了2000摄氏度(2273开尔文)大关,在反复挤压下依然保持轻盈高弹、性能稳定。
在浙江大学的一间实验室里,两个不锈钢“铁掌”之间,几片气凝胶被压缩到薄薄一张纸的厚度,形变达到99%。神奇的是,即便经历这样数万次的压缩,气凝胶每一次都能重新支棱起来,弹回原来的形状。对于传统气凝胶来说,这样的压缩足以让其“粉身碎骨”,而浙江大学教授高超团队通过改变气凝胶内部的气孔形状,让材料从脆变弹。
上周,央视在社交网络上分享了一段动画视频,演示一种旨在影响敌方电网的中国新型武器的工作原理。
《先进材料》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称,由莱斯大学材料科学家领导的国际团队通过将石墨烯和二氧化硅玻璃化学结合成一种稳定的化合物,成功合成了一种二维混合材料——石墨烯。
日前,我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名为“石蜡辅助浸入法”的新技术,成功让二维材料“卷起来”,制备出具有可控手性的石墨烯卷,为未来量子计算和自旋电子器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月8日,春节喜庆气氛尚未散去,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以下简称“航材院”)石墨烯航空电池研制中试生产线已正式开工。现场机器轰鸣,技术人员神情专注地调试着设备参数。这里制造的石墨烯航空电池将应用于混合动力无人机上。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的物理学家首次在“魔角”石墨烯中直接测量了超流刚度。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新型单层片状结构材料,因其具有高导电性、高强度、高热导率等特性,在新能源、功能高分子复合材料、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