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发动机点火后,都能看到哪些“科学奇观”?
来源:中国航天科普发表时间:2025-07-24 09:38:05浏览量:54
近日,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舟九号货运飞船时,有网友拍到了壮观的一幕:火箭尾焰在夜幕中展开,如同一只巨型水母,缓缓游过太空,无比惊艳。
这是火箭与大自然共同造就的一场“奇观”。其实,在火箭发动机点火后,能看到的不只有“水母”现象,今天就来为大家揭晓~
梦幻“水母”——火箭云
这是火箭飞行过程中燃气羽流与大气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结合特定光学条件形成的视觉奇观。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由火箭院研制,使用液氧煤油作为燃料,燃烧时会产生大量水汽和碳氧化物,它们是形成“水母”现象的物质基础。
在接近真空的环境下,火箭飞行时产生的高温燃气从火箭发动机喷管里喷出,剧烈的压力变化和超低的高空环境温度,使得其中的水蒸气迅速膨胀冷却并发生相变,从气态直接凝华成固态冰晶,形成“火箭羽流凝结尾迹”,也是大家口中常说的“火箭云”。
当天发射时天还没亮,火箭在上升过程中会逐渐脱离地球的阴影区。此时,虽然地面仍处于昏暗之中,但高空的火箭尾焰却能捕捉到阳光,被“自上而下”照亮反射到地面,从而形成了类似“水母”的发光形态。
彩蛋 想在家门口捕捉火箭发射时的“水母”?
1、关注火箭使用的燃料
2、关注火箭发射时间是否为黎明或黄昏
3、关注当天高层大气是否稳定
特别提示:“火箭云”并不是火箭发动机点火后首个“科学奇观”,一起往下看~
火箭尾焰“拉面”——马赫环
火箭点火瞬间,首先能观测到发动机尾部喷出的钻石型激波结构——马赫环。火焰喷射的瞬间也像一根根面条,摄影爱好者称它为“拉面”。
这一现象源于火箭发动机喷流与周围大气压力的相互作用,在地面阶段,环境压力大于发动机出口压力,火箭发动机喷流扩展有限,产生周期性压缩和膨胀,形成明暗相间的环形结构。
如果你看到马赫环逐渐消失,别慌!这只是火箭飞到了空气更稀薄的高空,即将迎来新的景观。
尾焰动态演变——“裙摆”
火箭起飞后,细心观察者会发现一个过程现象:火箭尾焰如同逐渐舒展的璀璨“裙摆”,即火箭发动机羽流扩张角的动态演变。
在地面阶段,发动机尾焰还羞怯地收拢着身姿,呈收缩形态;随着高度增加,尾焰开始舒展身姿,扩张角慢慢增大,在天幕描绘出越来越壮阔的锥形;到接近真空环境时,这个炽热的尾焰甚至会出现大于90°的超大扩张角,就像一把缓缓打开的巨伞,于是,可能就会出现“水母”(“火箭云”)现象。
从“马赫环”到“火箭云”,火箭发动机尾焰逐步变化的这些美丽现象虽然震撼,但对火箭来说却是暗藏危机——比如尾焰喷流反卷可能“烫伤”箭体。不过别担心,火箭设计师早有准备:给火箭“涂”防热涂层、“穿”底部防热板、在设计之初用仿真等方式,验证气体中分子随机运动形成的流动现象等,既保障了火箭的安全可靠,也留下了浪漫的“科学奇观”。
免责声明:航化网出于分享有价值信息和促进知识传播的目的转载此文章。我们对文章内容和观点保持中立,不代表赞同其立场。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已尽可能注明来源和作者。若您认为您的权益受到侵犯,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