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膜产业产值突破5000亿元
来源:中化新网发表时间:2025-10-28 15:51:08浏览量:107
中化新网讯 中国膜工业协会成立30年来,我国膜产业实现了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跨越式发展,产值已经突破5000亿元。未来,膜产业应聚焦科技创新,加快融合发展,拓展应用范围,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这是记者从上周在京召开的2025膜产业发展大会暨中国膜工业协会30周年成果展上了解到的。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下称中国石化联)党委书记、会长李云鹏指出,膜产业已构建起完整的创新链与产业链,部分膜材料与技术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为国家水安全、工业绿色转型以及“双碳”目标的实现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膜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继文表示,今年是协会成立30周年。30年间,中国膜科技与膜产业实现跨越式成长,在膜专利申请及膜产品应用规模上均位居全球首位,膜产业产值突破5000亿元,成为全球膜科技创新能力最强、产业与市场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
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从堦强调,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这对膜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我们正面临膜材料功能化与智能化、膜过程强化与集成、膜技术与其他前沿技术深度融合等新的机遇与挑战。
记者了解到,虽然膜产业发展成就显著,但目前我国膜技术应用主要偏重于低端水处理领域,在高端领域应用较少,部分关键原材料和器件还需依赖进口。同时企业研发能力不足,颠覆性和引领性技术缺乏,影响了高端膜材料与核心组件的持续迭代。
对此,李云鹏提出四条发展建议:一要坚持以科技创新,筑牢产业根基。需加大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投入,深化产学研用融合,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二要聚焦绿色低碳,推进产业转型。推动膜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氢能制备等领域的深度应用,实现国产膜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制造。三要推动融合发展,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促进膜产业与石油化工、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协同创新,打破行业壁垒,构建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产业生态。四要深化开放合作,助力产业迈向高端。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参与全球创新协作,支持企业“引进来”与“走出去”,提升国际竞争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膜工业。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邓麦村也对膜产业发展提出三点建议:坚持创新驱动,提升研发能力;深化产业融合,构建现代化融合体系;拓展应用范围,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本次会议由中国膜工业协会主办。中国石化联原会长李勇武,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中国石化联副会长兼秘书长赵俊贵,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原二级巡视员、北京科技大学兼职教授杨尚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瑞民,中国膜工业协会理事长郑根江等领导、专家及企业代表200余人与会。
免责声明:航化网出于分享有价值信息和促进知识传播的目的转载此文章。我们对文章内容和观点保持中立,不代表赞同其立场。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已尽可能注明来源和作者。若您认为您的权益受到侵犯,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微信分享
复制链接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