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航空航天化工网 !
客服电话:010 - 8273 1800
航化网手机端
微信小程序
近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消息:中国航天员登月服命名为“望宇”,载人月球车则命名为“探索”。顾名思义,“望宇”寓意“遥望宇宙”,不禁令人畅想中国航天员站在月球乃至火星、小行星表面遥望宇宙深空的诗意壮丽画面,与中国航天员执行近地轨道任务时穿戴的“飞天”航天服共同体现着载人航天工程层层递进。“探索”则寄托着中国人积极探索月球乃至宇宙深空未知领域的渴望之情。
箭元科技近日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元行者一号验证型火箭即将展开一场备受瞩目的海上回收试验。此次试验标志着中国在火箭回收技术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近期,我国深度求索(DeepSeek)公司推出的人工智能产品在全世界引发了巨大关注,很可能深刻地改变人工智能的业界生态,加速技术迭代进步。而人工智能在航天领域应用同样日益广泛,预计载人航天事业将在多方面受益。
据“路透社”2月6日报道,美国参议院商务委员会主席特德·克鲁兹听取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和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的简报后表示,1月29日华盛顿发生客机与军用直升机相撞事故,是由于直升机关闭了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系统。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近日称,其X射线天文卫星ASTRO-E2于2025年1月5日晚在南太平洋上空再入大气层。这颗卫星因为老化,于2015年8月就结束了科学观测,却时隔近10年才重返大气层,这不禁让人好奇:卫星结束使命后,为何有些很快回家,有些却要在轨道上“徘徊”许久?
近日,在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航天基础试验机柜其中一个“太空抽屉”里,开展了地外人工光合作用技术试验,成功实现了高效二氧化碳转换和氧气再生新技术的国际首次在轨验证,有望为我国未来载人深空探测重大任务奠定技术基础。
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官方消息,国际小行星中心1月16日发布了由该天文台近地天体望远镜观测发现的一颗新彗星C/2025 A3 (Tsuchinshan)。这是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第9颗彗星。
过去几年,数以百万计的美元涌入新兴的电动垂直起降(eVTOL)领域,因为投资者押注于安静、零排放的空中出租车将开启城市空中交通(UAM)的新一波需求。
【航化说】中国“人造太阳”BEST:2027年竣工在即,点亮人类能源未来新希望
霍尼韦尔推进航空航天业务分拆计划 2026年独立上市
我国芯片光刻新突破!对产业界意味着什么?三问光刻技术→
10月26日航班换季 江西航空通航城市将增至36个
中国首颗地质高光谱遥感卫星“地质一号”首批影像数据发布
日本新型 H3 火箭 7 号机发射升空,携补给物资奔赴国际空间站
科学家发现双星系统中的三颗地球大小行星,挑战行星形成理论
星河动力航天启动IPO辅导,上月完成24亿元D轮融资
马来西亚国际航空深化在华战略布局 全新成都航线开通
文莱发布航空新规 正式认可中国民航局适航标准
比亚乔携P180双推式涡桨飞机重返美国市场